一、修譜建祠 祖德留芳
文革期間破“四舊”,我族家譜被“造反派”搜出全部焚毀,一九九七年重修,二OO七年又參修省徐氏大成譜。二O一八年實施“兩譜一網(wǎng)”工程,家譜基本全面恢復。但因失修年代久遠,幾代祖先資料不詳,望后人不斷考證,不斷完善。
(收藏家譜)
二、慎終追遠 源遠流長
“東海家聲遠,詩書世澤長”,官洲徐氏祠堂承載延續(xù)家族的重要責任,研究挖掘家史資料,考察家史源流作為祠堂的一項重要工作而不輟努力。
三、尊祖敬宗 春秋禘嘗
自一九九八年起,官洲徐氏祠堂恢復了幾百年來傳統(tǒng)的祭祖活動,每年正月初一、冬至日為祭祖日,正月初一上新丁、發(fā)譜餅,冬至日舉行冬至酒會,上60歲老人,不分男女,均可參加酒會。
(冬至酒會)
(冬至文化節(jié))
四、繼志述事 家聲遠揚
祠堂理事會承擔著家族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的挖掘,整理組織家族宗親祭祖、聯(lián)誼活動,宣傳傳承文明家風的重任,全體成員無償志愿不懈努力,近二十多年來,繼志述事,共同商討家族發(fā)展大計,為家族團員、和諧和文明家風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。終使我家族成為本地文明家風傳承的典范。
(常務理事會會議)
五、尊祖敬宗 代代相傳
家有譜,后有源,垂裕后昆,莫忘祖先,德業(yè)相承,衣冠共戴,垂裕后昆,敬威祖訓。思則興,興則善,我等后輩人均不忘祖先教誨,以忠、孝、節(jié)、義、仁、禮、智為信條,每年組織祭祖活動,以教育后代做“人”的原則,弘揚中華民族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
(祭祖儀式)
六、與時俱進 推層出新
隨著現(xiàn)代科技、信息的快速發(fā)展,家譜的編修、傳輸、應用出現(xiàn)了“電子“時代”,二O一八年官洲徐氏祠堂家譜編修工作開始采用”電子譜“和”手機譜“并建立了官洲徐氏網(wǎng)站,“兩譜一網(wǎng)”工程順利實施,開啟了官洲徐氏家譜編修、傳輸、閱覽的新時代。
錦秋文譜
掃一掃關注
錦秋修家譜
掃一掃關注
掃一掃,手機訪問
掃一掃,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