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在修譜的時候,突然發(fā)現世系中一代或多代都是斷代的情況看,我們應該怎么辦?
先分析一下這種情況是如何產生的。
修譜斷代~人為原因
(1)修譜成員責任心不夠,漏錄族人。這種情況出現的比較多,特別是在以前,以前車馬很慢,交通和通訊不發(fā)達,外遷族人的信息又比較少,并且外遷族人和祖籍地聯(lián)系少,修譜的時候尋訪力度不夠,導致漏錄,在下次修譜的時候,就很容易造成這種族譜上的斷代情況。
(2)在我們修譜時,會出現族人不愿入譜的情況,每個宗族都會有那么幾個忤逆子,因為種種原因,經過勸說也都不愿入譜。但是等到其后代想要入譜的時候,因為記不住自己上幾輩祖先的名字,造成了斷代的情況。
(3)修譜人員和某位族人有恩怨,故意不把族人寫在家譜上?;蛘呤悄澄蛔迦耸羌易宓牧眍?,一直和其他族人的關系不好,基本上和家族其他成員不聯(lián)系,這位族人大概率也不會出現在家譜上。
(4)第四種就是我們常說的犯了族規(guī),不得入家譜。
修譜斷代~歷史原因
雖然說家譜有著三十年一小修,六十年一大修之說,但是在以往,很多家族都是十幾年就會修一次家譜,近一百多年來,中國一共出現了三次修譜高峰期,第一次是在民國的時候,第二次是在改革開放后,第三次是在近十來年,如果錯過了上次修譜,現在想續(xù)修民國時期的家譜,距今就是100多年未曾修過家譜,家族至少有四五代人未能入譜,很多人都不能準確的說出自己高祖、曾祖的名字,這也是很常見的。
還有就是因為戰(zhàn)亂和“文革”,大量的家譜遺失和被焚燒,造成大量的家族變成“無譜”的狀態(tài),當你現在想要修譜時,肯定會有世系斷代的情況出現。
對于斷代的情況,有一些家族直接通過“疑是”、“可能”、“祖先托夢”、就把世系搞定了,還把斷代的人員,根據當代的字輩,幫自己的祖先取了一個新名字。(這種辦法是萬萬不可取的)
修譜斷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:
1、找家族先輩祭祀的祖墳,有些人雖然不知道自己的近代祖先叫什么名字,但是知道自己近代祖先的墳墓在哪里,這樣就可以根據同祭祀一個墳頭的沒有斷代的家庭確定是一個近親,就可以接在某個家譜人名之后,中間有斷代的人名,就標注為“待考”。然后根據輩分和族內之間的稱呼,接世系。
2、如果找祖墳這個方法不能準確尋找到,那就在家譜中說明詳細情況,并按照輩分單獨附上小家庭世系。留待后人考證。
錦秋文譜
掃一掃關注
錦秋修家譜
掃一掃關注
掃一掃,手機訪問
掃一掃,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