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譜是記載一個家族世系繁衍的文獻,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,人物為中心的歷史圖籍,所以世系在家譜中是比較重要內容和核心,而搞清楚世系更是編修一份高質量的家譜的前提。
世系作為家譜的核心內容,而世系一般都是通過圖表來表示的,我們可以將一個家族時代相傳的血緣關系通過圖表的方式排列下來,然后將世世代代連接起來。家譜編修發(fā)展過程中,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家譜的內容或多或少是有點不一樣的,但是世系圖一直是家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是舍棄不掉的,而世系的存在也確保了家譜的延續(xù)。
像是在最早的時候,那個時候人們還是采用結繩或者口傳的家譜的時候,世系就已經(jīng)成為最重要的記載內容了,在夏商西周的時候,家譜是王室貴族的專有,其內容上也只有簡單的世系,到了魏晉之后,這家譜的作用不一樣了,所以里面的內容也增加了,像是有郡望,姓氏來源,婚姻,遷徙等等內容,但是里面的世系還是占據(jù)重要的篇幅的。在宋之后,這家譜的內容更多了,像是字輩,家訓,族規(guī)這些內容都被記載在里面,但是世系依舊存在,并且內容篇幅也是最大的。
一般世系是作為我們尋根問祖的重要依據(jù),所以編修的人,在編修的時候都是從始祖開始依次排列下去的,而這個始祖可能會因為時代的問題,導致比較久遠從而難以考證,所以一般編修的時候,世系中的一世祖都是以始遷祖開始的。
世系的記載一般是有兩種形式,一種是只有世系圖的,一種是有世系圖和世系錄一起使用的。一般世系圖就能夠很清楚地表現(xiàn)出一個家族世代繁衍的血緣關系,在表達上面也是更加直觀的,世系圖上面是會通過直線將上下兩代連接起來。而第二種世系圖和世系錄結合在一起的,其實是利用世系錄對世系圖進行更進一步的說明和補充,世系錄中一般是記載了一個家族成員的生卒年月日時,還有婚配葬地官職等情況。
世系還有四種比較基本的記述格式,分別是歐式、蘇式、寶塔式和牒記式,而這四種記述格式都是有各自的特點的。歐式是由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(chuàng)立的,其特點是世代風格,由右向左橫行,五世一表,用起來很方便,查閱的時候也比較方便。然后在每個人名的左側還會有一段生平記述;蘇式是北宋文學家蘇洵創(chuàng)立的,其特點是世代直行下垂,世代間無橫線連接,全部用豎線串連,圖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,主要是強調宗法關系;寶塔式就是將世代人名象寶塔一樣,由上向下排列;還有就是牒記式:不用橫豎線連接世代人名間的關系,而是純用文字來表述這種關系。
在家譜中,世系的作用就是用來說明一個家族的成員的之間的關系的,所以在編寫世系表的時候,最重要的就是易看易懂、內容真實、層序分明。
錦秋文譜
掃一掃關注
錦秋修家譜
掃一掃關注
掃一掃,手機訪問
掃一掃,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