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新村鄭氏家譜續(xù)修自2011年1月開始以來,歷經五個春秋,坎坎坷坷,曲曲折折,成績斐然,族人擁戴,引人人勝。
家譜是家族的靈魂,記載著族親世系延續(xù)發(fā)展的歷史進程,展現著族人歷史發(fā)展的足跡,具有存史、資治和教化的作用。此次修譜是我鄭氏繼往開來的一件大事,旨在弘揚家族文化,加深血脈親情,續(xù)寫家族成長歷史,振興鄭氏家族大業(yè),增強家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。
深懷尊祖睦族的情愫,拉開了續(xù)修家譜的序幕。修譜恰逢政治清明,以人為本,科學發(fā)展,構建和諧,與時俱進的社會主流,德化漸張,所以收獲良多。家譜的成功編纂,主要歸功于熱愛家譜文化,熱心為家族服務,不計報酬、樂于奉獻、吃苦耐勞、認真負責的編修家譜委員會,起到了組織和領導作用。同時還有大批熱心腸族人以不同形式支持修譜:有的參與策劃、統(tǒng)籌、協(xié)調、內外聯絡活動事宜,并主持家譜的匯總和編纂工作;有的舍棄繁忙的家務,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修譜工作;有的參與宣傳發(fā)動,多方考證家族史料,深入研究家族文化,為修譜獻計獻策;有的利用工作之余,積極參與考察、搜集、論證族譜資料信息,有的慷慨解囊,捐獻資金,給予大力支持。還要感謝培發(fā)、敦命他們保存完整的新村舊《鄭氏家譜》,幾經波折均無遺失,為本次續(xù)譜立了大功。沒有原譜的存在,這次續(xù)譜將困難重重,甚至難以成功。更應該特別感謝的是咱們的總纂,我的兄長敦舉,他持之以恒,鍥而不舍的精神,和廢寢忘食,樂此不疲的辛勞是保證這次續(xù)譜成功的關鍵所在。
舒展神軸稿譜頁面,世系昭穆井然有序,內容健康精煉豐富,版式結構科學合理。
這次續(xù)譜在繼承老譜優(yōu)秀文化傳統(tǒng)的同時,又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一是變手寫為電腦程序編排,家譜資料收藏方式為譜書與電子版共存,為以后豐富內容、添丁登錄提供便利;二是增加個人簡歷,以增強族譜的社會價值;三是女性上譜,體現男女平等的現代文明;四是記載族中勤奮立業(yè)、奉獻社會之人才,為族人提供成功借鑒;五是創(chuàng)修鄭氏神軸,并分股設計制作規(guī)范、合理的神軸,豐富了家族文化內涵。人們常說:“我們都是炎黃子孫”。但我們并不知道其中的由來。這次修譜,一是幫我們理清世系昭穆;二是把祖輩、父輩和我們一同記載下來,讓我們的名字與先祖一起流芳,讓后人代代相傳,永遠知道我們是他們的先祖。一套譜書在手,鄭氏家族的情況歷歷在目。
承前啟后求進步,繼往開來謀發(fā)展。族眾合力修譜精神可嘉,應發(fā)揚光大。家譜的編撰,不僅僅是為了把族人和事件變成文字,而是需要我們不忘先祖,開創(chuàng)未來,完成我們承前啟后的責任。家族的發(fā)展興旺,離不開祖先們的在天之靈的佑護和自身的勤奮努力,同時,也與國家的命運和時代的發(fā)展息息相關。所謂“尊譜施教”,譜書是很好的教材,家訓族規(guī)中規(guī)范了鄭氏后人的言行。如何立志?如何敬業(yè)?如何治學?如何治家?如何做人等等,有很多東西在學校里是學不到的。特別是將《公民道德規(guī)范》和《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》收錄入譜,旨在體現了順應時代,對族人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提出現實要求,這對族人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,養(yǎng)成良好行為習慣,促進身心健康發(fā)展起著重要作用。俗話說,“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”。道德的培育是一個潤物無聲、潛移默化的過程,不是一日之功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我們應該堅持從實際出發(fā),尊重道德建設的自身規(guī)律,持之以恒,不斷提高眾族人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,陶冶我們的情操,鼓舞我們熱愛生活,奮發(fā)向上。只有眾族人的自強自立,團結友愛,和諧共進,才能開創(chuàng)輝煌的未來。也只有輝煌的未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光宗耀祖。也只有每個家族興旺了,才有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!
牽手前世情,共續(xù)今生緣。開發(fā)人力資源,促進交流合作;享受家族溫暖,共鑄家族福祉。這次續(xù)修家譜,拓寬了族人之間感情交流的空間,懂得了家譜是維系家庭、家族、乃至民族手足同胞親情的紐帶,激發(fā)了族人愛族愛家的熱情。為了鞏固我們來之不易的成果,有幾點需要強調說明:一是這次修譜捐款多的不表揚,捐款少和沒有捐款的不埋怨,都是各自根據自己對修譜意義的認識,結合自家的經濟情況決定的,這里沒有好壞之分;二是收集的簡歷有詳有略,有的還有照片,有的沒有簡歷,詳的不要自豪,略的不要自卑,都是根據各自提供的資料編制的,這里沒有貴賤之分;三是家譜里編制的內容有的認為多,有的認為少,認為有的內容有用,有的內容沒用,這是各自對家譜的不同理解和認識,這里沒有程度高低之分;四是關于《家譜》的收藏,愿意保存的,一定贈子,要盡心謹慎妥善珍藏;如有考慮擔心保存不好的,當體諒理解,應根據每個人的意愿和具體情況決定,這里沒有對錯之分??傊@次修譜是件好事,好事就要辦好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意見、見解和看法,盡量不要出現責怪、批評和爭吵現象,努力營造心情舒暢、團結友愛、和諧相處、同心協(xié)力的家族氛圍。
我們適逢市場經濟大流通的社會背景,現在是國際一體化信息時代,人們相互之間不可能禁銅封閉。走出家門,走出國門,這是今人和后代子孫必行之路,通過聯絡宗族家譜,本族同一血脈的同胞可以更進一步加深相互了解。人生旅途,路人不如鄉(xiāng)人,鄉(xiāng)人不如宗親。有了譜書,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,哪怕相見恨晚,血濃于水的親情一定更好、更深厚。
“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”。先人留給我們知識,精神財富,留下思想品德,我們應該相繼傳承,后輩們才有生財之道,才能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,才能繁榮昌盛。這些都溶聚在我們的譜書之中,只有把這些留給他們,才能上對得起先祖,下對得起后人。
我們鄭氏家譜續(xù)修雖然歷經五載,但最終順利完成,得出一個經驗需要牢記:我們要在徘徊孤單中堅強,就算很傷心也不閃淚光,人人都有雙隱形的翅膀,會帶我們朝著希望飛翔。就像蝸牛那樣:守護著一個心愛的家,盡管稱重也不放下,冷眼和嘲笑都別怕,因為我們的夢想很遠大,讓我們努力奔跑吧,笑話最終會變成神話!這次修譜雖經多方考證,多次校對,仍存很多闕疑。編纂中錯病、疏漏之處在所難免,只能希望族內后世賢君踵起努力,再次續(xù)修時進一步考證,校正彌合,聊補選憾,使之更加完美無瑕。最后,借諸葛亮《誠子書》作為《家譜》的跋語,于眾族親共勉!
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(yǎng)德。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夫學須靜也,才須學也。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。淫慢則不能勵精,險躁則不能治性。年與時馳,意與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窮廬,將復何及!
錦秋文譜
掃一掃關注
錦秋修家譜
掃一掃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