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本:線裝十六開大闊本
頁數(shù):278頁
排版印務(wù):錦秋文譜/中華家譜館
紙張:一級宣紙
電話:18595903344 18530831893
網(wǎng)址:uibfy.cn
記遷始目
祖祖相序之本源
祖居山東青州府益都縣黑馬溝村柳溝社人氏,自永樂二年,始祖四人奉旨繼遷直隸河間府景州各居屯所,后代子孫朝夕不忘祖先之本無一可報,逢修譜之日,敬分支派清記名號,先人而有升天之路,后人而有同業(yè)之基,上而得其仙界,下而得其安康,上下各得其所,先靈高超,子孫興旺,慎終追遠而子子孫孫自增福延壽矣,慎之慎之!敬之敬之!
敘
余族舊有家譜,為雨漏殘缺且多年未修,上世支派不能明白,舊譜但載,祖居山東青州府益都縣黑馬溝村柳溝社人氏,自永樂二年,始祖四人奉旨繼遷直隸河間府景州各居屯所不同,今之劉加官與西劉莊,祖塋在后油房村西南南北道東邊東西墳地數(shù)畝、又道西邊南北墳地數(shù)畝為子孫祭墓之費,一支居?xùn)|劉莊,祖塋在本莊東南,一支居張家莊,祖塋在沙窩村,是以自遷居以來,號稱繁族,皆以耕讀為業(yè),忠厚傳家,雖無大登偉科而舉監(jiān)生員亦世有其人,今同族痛先世支派不明,名號失傳,共議重修家譜,舊譜所載以及聞于父老所能記憶者,敬敘于后庶,幾自此以后,支派有可考,名號不失傳,是誠同族議事,至于收養(yǎng)異姓、匪類下流之人,同族共議概不許入譜,于是敬修六本,劉加官、西劉莊、東劉莊、白相公莊、王道瞳、張家莊一莊一本,各小心收存,后世子孫稍知孝敬之意者,務(wù)要盡心邀合同族而敬重修焉!
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四月十五世孫 豊亭敬敘
敘
余族舊譜內(nèi)多誤筆,粘補不少,譜書大小各一,參差不齊,而各村各譜各有各樣,且不易保存又不為整重也,是以同族共議,將各村所存之譜書格石印,通歸化一而重修焉,想我族繁大,支派極多,名號時常重復(fù),稍不細心甚至與上世同者,同族痛此實為陋劣之點,共議由廿一世敘起,按照“漢興崇英俊蘭桂純廉清”十字排稱,一世只占一字,勿論遠支近派,不許任意稱教,如十字占滿,另敘十字。自此以后,庶幾名號不至同矣,如有相同者,不過同世同輩,決不能與上世同也,是誠同族義事共議石印成本,每村只占一本,積各本而成一套,每村只存一套,各小心收存,后世如逢修譜之日,務(wù)要邀請同族,照譜內(nèi)格式敘寫,如無空格再加印新本而敬敘焉!
中華民國二十二年(1933年)二月十七世孫 雲(yún)階敬敘
敘言
始祖自永樂二年(即1404年)遷居以來,距今已有伍佰捌拾柒年了,舊家譜已經(jīng)多次修敘、后經(jīng)過文化大革命破四舊、各村舊譜多被燒毀,唯有白相公莊十七世孫劉鳳鳴精心保留譜書一部,沒有遺失,后世子孫甚為榮幸,否則,家譜失傳、無法修敘。由于我族繁大,支派極多,人口分散,同世同族名號不易統(tǒng)一,經(jīng)同族共議、各村支派統(tǒng)一規(guī)格,修譜一部
經(jīng)同族共議,仍由二十一世敘起,按照“漢興崇英俊蘭桂純廉清 ”十字排稱,一世只占一字,后代子孫不準(zhǔn)任意稱號。如十字占滿,另敘十字。
同族共議,將譜書鉛印成本,每村只占一本,共計六本,集本成套,各村只存一套,望后世子孫精心保管,以表孝意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九一年二月敘
主持人:十八世孫 同義
敘言
自永樂二年(1404年),始祖四人奉旨繼遷直隸河間府景州各居屯所不同,至今620年現(xiàn)居河北衡水景縣劉加官、劉家莊、劉蘇莊、張莊、白相公、北王瞳、李莊、南野莊、劉張莊、西劉高堡以來,這次敘譜統(tǒng)計敘錄3300多家人。
2022年正月初二劉加官海榮召集同族六村代表,齊聚劉家莊海旺家中,共商敘修家譜事宜,達成共識,各村統(tǒng)一模式,敘修新譜。
同族共議:
一、繼續(xù)延用老譜格式,即一頁五代七世,每格三代,長幼有序,依次排敘。
二、本次敘譜家屬、女兒載全名入譜,注明去處,以備外出劉氏血脈認親。
三、盡最大可能把近代外出劉氏家人找到,名單錄入家譜。
四、前幾次敘譜祖輩信息統(tǒng)一規(guī)范用字,完整錄入新譜,采用編撰印刷模式。
五、敘修家譜繼續(xù)延用二十年一敘。
六、這次敘譜新立譜書十本為一套,李莊和劉蘇莊同譜,將譜本譜印成冊,各村一村一冊,各村完整保存一套,且留存譜書電子版。
同族共議:
自二十一世起,仍按1933年同族議定的漢、興、崇、英、俊、蘭、桂、純、廉、清十字排稱,一世只占一字,無論遠支近派,不許任意稱號,如十字占滿,另敘十字。
譜書甫成,上可告慰先人,下可啟迪后人,望后世子孫精心保管,勤于敘修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二零二四年二月敬敘
主持人:二十世孫 海榮
錦秋文譜
掃一掃關(guān)注
錦秋修家譜
掃一掃關(guān)注
掃一掃,手機訪問
掃一掃,關(guān)注我們